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情况
2011-09-28 09:35:30
浏览量:
肠道易激综合症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。其发病率相当高。在西方国家约20-30%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,但就诊时约仅其中的1/4,男女之比约2:1,患者以20-40岁(平均33岁)的青壮年居多,对工作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。国内尚缺乏大系列的统计资料,但也相当常见,约占消化道门诊量的1/3。多见于壮年,男女之比约为3:2,5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极少。
临床诊断
诊断标准:1986年我国制定的IBS临床诊断参考标准为:
1、以腹痛、腹胀、腹泻或便秘为主诉,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(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)
2、一般情况良好,无消瘦及发热,系统体检仅发现
3、多次粪常规及培养(至少3次)均阴性,粪隐血试验阴性
4、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,或结肠有激惹征象
5、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,无明显黏膜异常,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
6、血、尿常规正常,血沉正常
7、无痢疾、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,试验性治疗无效(注: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)
符合上述标准者,一般可作出临床诊断。但要注意与一些表现隐匿或症状不典型的其它疾病鉴别,对诊断有怀疑者可选择有关的进一步检查。
临床诊断
诊断标准:1986年我国制定的IBS临床诊断参考标准为:
1、以腹痛、腹胀、腹泻或便秘为主诉,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(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个月)
2、一般情况良好,无消瘦及发热,系统体检仅发现
3、多次粪常规及培养(至少3次)均阴性,粪隐血试验阴性
4、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,或结肠有激惹征象
5、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,无明显黏膜异常,组织学检查基本正常
6、血、尿常规正常,血沉正常
7、无痢疾、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,试验性治疗无效(注:指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)
符合上述标准者,一般可作出临床诊断。但要注意与一些表现隐匿或症状不典型的其它疾病鉴别,对诊断有怀疑者可选择有关的进一步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