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不和不思饮食的治疗方法
2012-10-22 09:08:57
浏览量:
脾胃不和证名。以不思食,食而不易消化为主症。《明医指掌》:“脾不和,则食不化;胃不和,则不思食。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。或吐,或泻,或胀满,或吞酸,或嗳气,或恶心,用治中汤。脾不和,不喜食而食不消者,枳缩二陈汤。”下面为大家介绍脾胃不和不思饮食的方法。
治脾胃不和,不能饮食,心胸痞闷,口淡无味,及解伤寒,木香煮散方。
木香人参白茯苓(去黑皮)白术半夏(汤洗七遍炒)浓朴(去粗皮各一分将浓朴入生姜一分同捣炒干)干姜(炮)桂(去粗皮)枳实(去瓤麸炒)甘草(炙锉各半两)陈橘皮(汤浸去白焙一两)槟榔(锉一枚)草豆蔻(去皮二枚)诃黎勒(煨去核五枚)
上一十四味,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热服,不拘时候。
1、薏米仁淮山药:用薏米仁、淮山药熬粥,熬好用果汁调成糊喝,每天一小碗,去湿热补脾健胃**显著。
2、鲜牛蒡与冬瓜等熬汤,当菜汤喝,清热排毒,去胃热快,还带治青春豆、减座疮、减肥。
3、常吃秋葵(清炒,凉拌均可):秋葵含有果胶,牛乳聚糖等,具有帮助消化,治胃炎和胃溃疡,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效。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,能促进胃液分泌,提高食欲,改善消化不良等症。可健胃整肠,被誉为人类的保健蔬菜之一。且能使皮肤美白,细嫩。
4、鲜萝卜汁:现代研究表明,萝卜有明显的抗菌作用,中医则认为:萝卜汁性味辛、甘、凉、归肺、胃经、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。
5、小米绿豆粥:是常年可吃的清热解毒,消暑止渴,清心胃之火之佳品:石膏粉30克,小米,绿豆各适量。先用水煎煮石膏,然后过滤去渣,取其清液,再加入粳米,绿豆煮粥食之。
6、西瓜:除夏天多吃西瓜,把去掉红瓤青皮的西瓜皮当菜吃以外,胃火过热者,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。
治脾胃不和,不能饮食,心胸痞闷,口淡无味,及解伤寒,木香煮散方。
木香人参白茯苓(去黑皮)白术半夏(汤洗七遍炒)浓朴(去粗皮各一分将浓朴入生姜一分同捣炒干)干姜(炮)桂(去粗皮)枳实(去瓤麸炒)甘草(炙锉各半两)陈橘皮(汤浸去白焙一两)槟榔(锉一枚)草豆蔻(去皮二枚)诃黎勒(煨去核五枚)
上一十四味,粗捣筛,每服三钱匕,水一盏,煎至七分,去滓热服,不拘时候。
1、薏米仁淮山药:用薏米仁、淮山药熬粥,熬好用果汁调成糊喝,每天一小碗,去湿热补脾健胃**显著。
2、鲜牛蒡与冬瓜等熬汤,当菜汤喝,清热排毒,去胃热快,还带治青春豆、减座疮、减肥。
3、常吃秋葵(清炒,凉拌均可):秋葵含有果胶,牛乳聚糖等,具有帮助消化,治胃炎和胃溃疡,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效。它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,能促进胃液分泌,提高食欲,改善消化不良等症。可健胃整肠,被誉为人类的保健蔬菜之一。且能使皮肤美白,细嫩。
4、鲜萝卜汁:现代研究表明,萝卜有明显的抗菌作用,中医则认为:萝卜汁性味辛、甘、凉、归肺、胃经、有胃火者可以饮用萝卜汁进行调理。
5、小米绿豆粥:是常年可吃的清热解毒,消暑止渴,清心胃之火之佳品:石膏粉30克,小米,绿豆各适量。先用水煎煮石膏,然后过滤去渣,取其清液,再加入粳米,绿豆煮粥食之。
6、西瓜:除夏天多吃西瓜,把去掉红瓤青皮的西瓜皮当菜吃以外,胃火过热者,还可在隆冬季节通过吃西瓜来降胃火。